易拉罐的回收再生利用,既可以节约铝土矿,还可以节省97%的能源,对保护和美化地球环境有着巨大的贡献。
回收后的易拉罐,经过去除废物、粉碎等前处理工艺,熔解制成为再生铝锭。回收量的1/4作为制造易拉罐材使用,其他作为铸件、压铸件的原料,用作产生汽车零件、电机零件等,其中一部分用作炼钢脱氧剂。
金属回收是指从废旧金属中分离出来的有用物质经过物理或机械加工成为再生利用的制品,是从回收、拆解、到再生利用的一条产业链。金属回收产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及再生利用生态圈。这个产业链从国外废料供货商开始,经过贸易商、进口商、代理商、港口、拆解厂(定点企业或五金厂)、回收公司、金属加工厂等环节,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废铜回收误区二:开发国外铜矿资源也要讲代价。由于我国铜冶炼行业受国外矿产资源的制约,有人主张不惜代价到国外开发铜矿资源,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充分利用国外矿产资源,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好事一定要做好,也就是要讲代价,或者说是经济上合理,而不能不讲代价。尽管中国铜矿资源短缺,但是全球并不短缺,这就决定了开发国外铜矿资源应该有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我国利用国外铜矿资源也应该按合理代价付出。如果我们在国际市场铜价非理性暴涨的情况下,一窝蜂到国外开发铜矿,废铜回收势必会抬高基础价格。如果不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铜冶炼行业发展,即便是控制了一些铜矿资源也未必就会取得主动,例如,我国控制着全球较多的钨、锡、锑和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但我们并没有在行业发展上取得主动。
废铜回收误区三:铜价暴跌随时都可能发生。一旦铜价回落,国外铜矿山减产,在我们铜冶炼能力扩张的情况下,铜冶炼能力过剩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电解铝行业的悲剧就会在铜冶炼行业重演。从铜的生产成本分析,废铜回收国外吨铜综合成本约1800美元,虽然我国铜矿品位偏低,成本较高,但也仅约2万元左右。铜行业的暴利,远远超出合理水平,预示着铜价格蕴含着巨大的风险。